2010年2月3日

理想學校研習--宜蘭人文中小學教師研習


02/01-02/02參加了國家教育研究院所辦理的理想學校教師研習

所謂的理想學校
其實是一個專案計畫
期許能讓許多體制外學校的教師研習課程
納入了體制內教師
讓體制內教師
能夠與體制外教師進行交流與互動

體制外教師的特質
1.熱情
2.積極
3.勇於嚐試
4.敢於示弱
體制外教師的工作壓力非常的大
因為他們不是在尋找一個固定的模式
而是以不同的學生特質
去設計屬於學生的學習課程
這就是楊文貴教授所說得「適性教育」

而體制內的教師
則會在初任的前幾年
努力的嚐試
以尋求一種合於教師自己、合於普遍學生、合於普遍家長需求的教學模式
因此
他們最終會歸於一種教學方式

所以
常會有人說
教學是一招半式走天下
有人30年如一日
但也有非常認真的教師
每天都是新的一日


這一次參與體制外教師的研習
看到他們如同一家人
彼此補位支持
那種力量
讓人忍不住去想
為什麼我會失去這樣的熱情與環境呢?

以學生的需求為主
是一種等待

最近陳柏璋教授在推動慢教育
所謂的慢
不是漫無目的的等待
而是先發展已經看見的學生優勢特點
然後讓他形成自信心
在從已有的自信中
去逐步調整自我的不足
這就是
適性教育

反觀體制內學校的教育
我們看到太多倉促與急切
我們希望學生能夠努力如海綿般的吸收所有大人認為的重要知識
我們急切想要孩子避免跌倒與失敗

但是
不同學習階段的孩子
應該要給予不同的方向
低年級
發展他的安全與信任感
中年級
建立他學習的自信心發展優勢能力
高年級
面對失敗與挫折的能力以及對權威的恐懼


這些不同階段的孩子
需要老師適性的給予
如果
高年級
還一眛的認為要給他成功,不要讓他跌倒

他永遠不會處理失敗的情緒
面對權威永遠不知該如何妥協
只會成為一隻刺蝟

體制外的老師也說到
給孩子失敗與挫折的機會
比成功對高年級更重要
因為
失敗後
才是教育的開始

或許
體制內的我
應該再深思這些教育過程中
更多有關『人』的點點滴滴
然後
想想
我能提供什麼樣的協助
讓學校更好

我想和樹義成為一家人
這是
我上完課後
最深沈的願望

2 則留言:

  1. 主任,分享到您在2天研習之後的心得,心中不免慚愧由升。週二結束研習之後,接著是2/3、5數學領域的教學精進研討(由呂玉英老師帶領),以及2/4的班群會議以及國中部的綜合研討會。因此,到現在我還沒有機會好好沉澱2天下來的感受。在人文,老師成長真的要很快,也必須很專注與投入。我想,幸運的是有ㄧ群人正在為台灣教育而共同努力,自己不會是單打獨鬥吧!很開心那天在自然與數學領域課程分享會上的交流,but我講太多了,應該保留多些空間與時間給老師們,真是很待改進!學無止境~對我而言,學習不曾停止。衷心期待下次的碰面,也能分享到您在團隊中,找回到昔日夥伴們奮鬥的熱情與氛圍~~繼續加油喔!
    我也有部落格,很久沒新鮮事了,不過交流ㄧ下~~
    我的部落格 --教學現場
    http://lynn-classroom.blogspot.com/

    人文的“教學支援網”,裡面記錄著老師對孩子們的觀察紀錄,還有....,我覺得還蠻好用的,是修毅老師設計的平台,也ㄧ併分享。
    http://140.111.166.249:8080/g67/index.php

    鈐鈴(lynnchan.tw@gmail.com)

    回覆刪除
  2. 鈴鈴老師:
    那兩天的感動還讓我印象深刻,回到教學場域與同事一起加油,成為我最先的目標,也許體制內的教育永遠無法和體制外的教育的模式那般的自由。但是,我相信,只要有心,體制內的教學仍可以帶給學生那種體制外教學的感動。謝謝你~~~真的!!

    回覆刪除